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土地規劃不應再落後形勢:借鑒新加坡經驗

土地規劃不應再落後形勢:借鑒新加坡經驗

政策.正察

  最近,筆者受到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邀請,到訪新加坡參觀考察。行程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參觀他們2019年《總體規劃草案》(Draft Master Plan)的展覽,並與市建局的官員會面,瞭解他們土地規劃的政策。新加坡的土地規劃政策完善且具前瞻性,能為國家未來的發展作好準備。以下筆者闡述新加坡在規劃過程和土地供應政策上與香港的異同,並檢視我們有何改善的空間。

 

展覽展出過往的《概念規劃》地圖

 

長遠規劃配合國家發展

 

  首先,我們看看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過程。新加坡市建局主要制定國家的城市規劃及中長期的土地規劃。可能不少人會以為新加坡市建局與香港市建局的職能類似,但事實上其工作與香港規劃署比較接近,但範圍更廣。新加坡的長遠土地規劃策略被稱為《概念規劃》(Concept Plan)。這是一項宏觀的土地運用和運輸規劃,構建未來四十至五十年發展的願景。市建局每十年檢討一次《概念規劃》,以確保規劃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接著,市建局透過《總體規劃》(Master Plan),把《概念規劃》的構想轉化成地區層面的規劃。《總體規劃》是一項法定的土地規劃,引領著新加坡未來十至十五年的發展,並每五年檢討一次。另外,《總體規劃》列出了每地塊所允許的土地用途和密度,其功能接近香港的分區計劃大綱圖(Outline Zoning Plan)。

 

《總體規劃》地圖的互動展覽

 

前瞻性的土地規劃

 

  《概念規劃》及《總體規劃》中有很多前瞻性的土地規劃。其中一個例子是大南部海濱發展(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大南部海濱位於新加坡市中心南面,面積達1000公頃,是濱海灣(Marina Bay)兩倍半。當局計劃將目前在海濱的貨櫃碼頭搬遷至較偏遠的大士(Tuas),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陸續完成。這樣一來,這一大片位於市中心的土地價值將得到釋放,以用於住房、商業和娛樂設施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市建局在規劃時,會收集來自每個相關政府部門的數據,並考慮未來經濟和人口增長,以估計未來對土地的需求,從而制定土地開發計劃。市建局也會和經濟發展局作出協調,以配合新加坡未來經濟及工業發展的需要,從而提供足夠的土地。

 

  最後,值得一提的,展覽中的互動遊戲、有趣影片和城市模型使筆者也忍不住參與一番,比香港政府的很多展覽有趣得多!

 

《總體規劃草案》展覽中的城市模型

 

港府應定期檢討土地情況

 

  相比新加坡每五年更新它們的總體規劃,港府只會不定期更新土地供求的估算,而最近的評估來自《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因此政府和社會無法監察本港的土地供求情況。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的建議中,專責小組亦建議政府「定期及較頻密地更新及檢視整體土地供求情況」。港府可借鑒新加坡的經驗,採取前瞻性的方式為本港的土地作更長遠的策略性規劃,並更定期對我們的土地資源作出檢討,以滿足將來的土地需求。港府亦應確保土地規劃能扶持及配合未來的經濟發展,令長遠土地規劃策略與香港的經濟發展相輔而行,使我們不再落後形勢,打破土地永遠供不應求之格局!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