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中央出手還是特區政府出手?

中央出手還是特區政府出手?

雷鼎鳴
雷鳴天下

  港澳辦及中聯辦在深圳開了個座談會,發布了中央政府對港局勢的看法及目前所採用的政策。簡而言之,是希望香港早日恢復秩序,對暴徒嚴懲不貸,但這主要靠香港政府、警察及市民去做,若有需要,包括出動解放軍的各種選項都可以用,但現在未到這地步。換言之,《基本法》18條可引入全國性法律及14條可出動解放軍等方案,暫時仍懸而未用。

 

 

  這能否解決到問題?警方近日受到中央鼓勵,比前振奮,但警力是否足夠仍是一問題。更大的考驗其實是香港的司法制度,檢控時間若是因人手不足而拖得遙遙無期,或是某些法官尚未明白香港需要嚇阻性刑罰,因而輕判或甚至放生一些暴徒,那麼光是靠香港內部力量,就算仍足以解決困難,但時間會拖長,這是否最明智的做法?

 

社會內傷愈來愈嚴重

 

  主要靠內部力量有好處亦有缺點,這是典型的成本效益問題,屬經濟學的範疇。不動用18條或14條的好處,主要是減低外間勢力以此為藉口,說三道四。雖然我不認為這有甚麼值得介懷,但若不需動用總也會少些風險。

 

  沒有中央干預的壞處是甚麼?正如上文所說,這會推後解決問題的時間。我們是否太心急?不能等待?這是與心急無關,而是時間拖得愈長,香港社會愈會撕裂,內傷愈是嚴重,可能使香港的元氣幾十年也恢復不了。

 

  為何會更撕裂?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間派人數通常最多。在統計學上,這種政見的分布屬單峰的,但若兩邊相反意見的人數更多,中間人少,便是雙峰分布了。若香港的亂局繼續,中間派便更難存在,黃營與藍營人數都會各自大增。

 

  黃營(或黑衣人)為何會吸納到更多的人?我是群眾運動的過來人,明白群眾的心理。一些本來是中間的人若參加過一、兩次示威遊行,尤其是直接參與過情緒激昂的暴力活動,他們有頗大的機率會繼續「黃」下去,而且變本加厲,有如吃藥上了癮般,研究社會心理學或神經學家應該都懂得這是怎麼一回事。就算本來是不喜歡暴力的和平示威者,一樣可以變得自欺欺人,想盡各種藉口去原宥或庇護暴力分子,對他們的破壞卻視而不見。此種思覺失調式的行為,可能是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一開始站錯了位,所以心理上要死撐下去。不論其原因為何,只要暴力活動持續,除非他們當中出現重大醜聞或很多人開始害怕被捕,否則他們可以招募到更多的兵,黃營人數會增加。

 

  不過,藍營人數一樣會上升。港人素來不喜歡暴力,也不接受別人侵犯他們自由,但黑衣人的暴力行徑及破壞活動卻不斷在我們眼前出現,他們干擾交通工具的運作,剝奪別人上班的自由,還自稱是替港人爭取自由(但港人並無委託他們這樣做),我所相識的朋友一大片的變得十分憤怒,這些人當中,不少對政治本無興趣,現在則觀點愈來愈鮮明,從中間轉到傾向藍營觀點,希望政府或解放軍早點平亂。我估計黃營的幕後推手,也早已感到此種對他們不利的變化,所以已開始減少對持不同意見者的攻擊,改為拉攏他們。此種爭奪人心的宣傳戰還會繼續,但我相信作用有限。

 

中央出手時間難衡量

 

  兩方的人數都增加,對香港社會並非好現象,撕裂的社會會把很多朋友弄得反目成仇,連家人也會鬧翻。在此形勢下,民主選舉制度一樣無法運作良好,社會也不會和諧。由此可見,中央愈遲出手,雖也有好處,但香港社會受到的損害也會愈大。這好比癌症一期時,醫生為要否用重藥費煞思量,但若病症控制不了,到了第四期,便不出重手不行了。對香港問題,最佳的出手時間不易衡量。

 

  有些人也許另有一考慮,香港對中國的重要性早已劇減,香港的亂局亦可被視為開放自由社會的反面教材,為何不讓香港的暴亂分子再表演一下,強化這反面教材對內地人民的影響?這說法不無道理,但卻不是從港人利益出發。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2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