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從地產數據印證「末世心理學」

汪敦敬
樓市點評

  一直以來,我對在經濟通的專欄文章最為重視,往往也是想寫最內心的說話,但是近兩個月發生的事,令我無話可說,也可以說是一言難盡啊!

 

  我是非常失望,是對人性的失望,不是因為意見的不同,甚至不是因為近期的暴力事件不斷出現,失望是因為香港不同政見的人也在判斷上進入了多個時代的思想誤區。

 

  因互聯網的資訊高速流通、智能電話時代以密集短訊取代了傳統的完整文章報導。

 

  當人們消化資訊的能力遠低於增加多倍的資訊量的時候。

 

  當你看罷短訊後的一刻感受,之後再不斷重複接收的時候。

 

  當社交平台把我們「群以類分」的時候。

 

  完整思維自然被忽略。

 

  歸納總結也被嚴重荒廢。

 

  一個人長期吃比自己食量多幾倍的食物會怎樣?當然會病了。

 

  那麼,一個人長期接收比自己能分析量多幾倍的資訊又如何?我們也應知道會出問題了。如果這真是會「病」的話,這些「病」到了今天還未有治療的藥出現,而且,很多人利用這病去謀利,他們會令公眾的病情更加嚴重。

 

  當下的香港,人們做了不少對自己有害的決定,而不認同的另一方面,也用了不合適的方式回應啊!為何會如此?

 

  政治,是一個沒有數據的範疇,故我不喜評論,但這新世代資訊引起的思想誤區,在有數據的房地產市場中問題已普遍存在,我們可以就地產市場的心理現象,探討一下當代新常態的心理困局了。

 

  以香港的土地供應為例,顯然心理誤區已病入膏肓了。

 

  香港土地不足令樓價日益高企、居住面積日少,甚至可盤算到供應不足將逼使不少香港人未來要搬入內地。年輕人本來應義憤填膺不惜一切去向政府施壓要求大力發展土地才是。可是,他們沒有,甚至激烈地反對政府開發新市鎮造地,為何如此?

 

  以普遍香港人的聰明,不可能不明白以上道理,明白而不去理會,其實是因為他們對土地供應有「更關注」的理念,顯然他們對這些「更關注」的理念更有信心,所以充滿能量去堅持!但是,我們因此難以協議任何方案!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甚至在2023年左右一手住宅供應很可能出現斷層式的下跌。但各方仍然堅持自己的方案,甚至沒有改善建議方案情形下的反對,先撇開陰謀論和既得利益者對事情的左右,這種做不到協議的常態正摧毀我們,我們應關心是否是一種病態,並嘗試找到原因或化解方法。

 

  筆者未來想就這種新的心理困難作一些歸納研究及分享,我叫這些是「末世心理學」。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1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