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貨幣及房地產市場也改朝換代

汪敦敬
樓市點評

  世道,由真與假的鬥爭,及新取代舊的戰役!進入了極端錯綜複雜的時代!世道奉最大的戰爭及民生侵略者為主導!也視最高泡沫、最高負債的國家為最強國!這我一早已領教、接受這愚昧的現實了!事實上時移世易,這愚昧也引來了環球醒覺的動力,中國近年的崛起除了本身的自強不息外,還有各國也醒覺長期的蒙蔽及被剝削所產生的力量所造就!中國無論在軍事上、經濟上、民生上、科研上也有崛起取而代之的機會甚至勢頭!一帶一路更與其他國家分享成果,用政治術語去形容是:「更公平的分配利益」!但世界仍由維多利亞時代海權航道及藍圖去分配國際的利益!所以近代最接近海、最肥沃的東南亞多國反而最貧窮!肥了的是西方大國在東亞的代理人如日本、新加坡等等!一帶一路帶來新的分配,也是令中國崛起的最大底氣!

 

  但是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下可能打破了這勢頭,美國一早已經是一個高泡沫的國家!貧富懸殊是1比99!長期財赤!解決財赤的QE也因印得太多已在2014年停了!

 

  另一解決財赤的債券並不能夠持續得到原本主要債權國的支持,中、日也在減債!美國極可能在自己買自己的債之下,債價自然下跌!債息因此上升!如果美元失去支持,美國的金融優勢將土崩瓦解將被各國所瓜分!美國強勢將一去不復返!而得益最大的自然是中國,眼看強勢會被中國接收,美國其實是被迫行最後一著險招,就是貿易戰!貿易戰是七傷拳,傷己也傷人!但為甚麼要用?而厲害之處在哪裏?虛弱的美國現在的唯一厲害武器的而且確在貿易逆差!「我比生意你多過你比我」就是最大的貿易戰底氣!貿易戰在美國強勢時不能奏捷,是因為美國的「其他優勢」的收益如貨幣、債券、石油、甚至軍火等等,都比貿易逆差的得益更大得多!在貿易戰的互相抵制下,往往都是「賺得較多者落敗」,所以美國發動的貿易戰過去往往以敗北收場。

 

  但今天的美國,貨幣、債券、石油、軍火壟斷性已今非昔比,反而令美國無後顧之憂!用盡「我比生意多過你」的優勢去衝擊中國!這衝擊的最大殺著我認為是將一個局面的關鍵——中間勢力質變!這正如三國時代的局面!舊強者眼見無力阻新強者的取代,地盤被瓜分!於是就坐大第三國,抗衡局面外,更攤薄了新強者未來的收穫,更大大減少舊強者被瓜分的情況,貿易戰顯然是製造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局面!本來中國以雪中送炭給予各國資助的,但那第三方享受再一次更肥美重新分配利益!第三方由被美國剝削到受到被中國經濟力量的被解放,再改變成為一個兩面爭取可待價而沽的大得益者!中國路將比原本的更難行,但凡事向好那邊看,其實困難中成長更好,人心價值觀會成長及建立更穩固,始終在困難中得到的,人們才珍惜得較久!

 

四大貨幣國同步貶值,美國被剪羊毛?

 

  特朗普用美國最強的貿易板塊玩到最盡!令其他國家立於被動,正當人們紛紛認為:「美匯升得愈高就等於美國愈強!」的時候,在7月20日特朗普突然按捺不住,批評聯儲局加息令到美匯過分強勢之下進入了出口劣勢,除針對中國,第二天特朗普就連歐盟貶值貨幣也批評了!其實,美國面對的並不止中歐步伐一致,一起行動的應該是全世界,日本、英國,這四大貨幣國家都同步貶值,同步貶值更代表行動一致的國家之間經商沒有匯率動盪,他們甚至可以一起量化貨幣之下不大需要貶值,要損失「埋單」的是「被升值」的美國,美國被剪羊毛?算不算風水輪流轉?

 

  多國同步貶值不是第一次,上次在2016年9月至12月,同步貶值美元被升,還有一個好的結果就是加息一定要收慢,否則美元只會升得更高!特朗普甚至批評聯儲局的縮表,這反映美國今次想借縮表所引起剪羊毛效應的失敗,事實上因為各國也已經量化太多貨幣了,你美國收水,各國就以海量的資金去填補(除非小國)!

 

  美國在外匯上陷於被動,而鬥爭亦由貿易戰爭變為貨幣戰爭,但是我們見到的關鍵者仍是第三方,美國的被動源於歐盟等國與中國站在同一利益上,歐盟陣營就變為決定勝負的一方,將會是貿易戰的最大利益者,如果美國和歐盟達到真正共識的話,可以將一朝將中國陷於險境。

 

「娥六招」消滅了發展商「唧牙膏」銷售

 

  香港的地産局面也改朝換代,如果說09年後的新常態是一個發達機會,這發達機會的重要關鍵就是認知中國和美國的改變!如果你不認知,你仍用「美國為主」的邏輯,過去幾年你會相信加息!你更不會預算中國資金和企業佔據了市場!但是到了2018年7月就是另一個分水嶺,投資上未來我認為的關鍵是要弄清楚,政府和發展商的關係發展!更赤裸裸地說是社會主義與地主的衝突!甚至是社會主義和地產霸權的絕對性矛盾!

 

  甚麼是地產霸權?很多人都不清楚,有物業不是地產霸權!地產霸權是一種系統,系統分配了社會的利益!發展商把自己成為了一種分配系統是危險的!因為分配利益是政權!發展商如果這樣做是把自己的處境置在刀口之上!第一個接近這刀口的經歷其實是「勾地政策」,政府將賣不賣地/甚至賣幾多地的主動權讓給發展商!發展商不勾出來的地,政府就不能賣地了,這權落了在發展商上,結果如何大家會見到了!另一個令我擔心的是棕地,如果有大量棕地若最後落在一些發展商上,那在現今社會沒有共識造地之下,棕地業主就成為了做麵包的幾乎主要麵粉供應商!麵粉要供應商同意才可有麵包供應!如果反對造地的環保人士背後有財團支持,或者贊同棕地優先包括一些反對派議員,那誤會的系統性就更大了!好了,筆者不再去發白日夢了,回到現實看「娥六招」!「娥六招」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是包含了樓花辣招!發展商當初反對空置稅,但「娥姐」的回應就是再出多一招!兩招樓花辣招中,除空置稅之外,亦包括發售起碼要兩成!這無疑是消滅了「唧牙膏」這個銷售方式!政府對發展商的態度驟然改變!值得留意!

 

  過去七年於樓花起樓的可供應量其實是高於銷售量!只是滯後的銷售的確是造成樓價上升的火車頭,不過香港主流的傳媒、社會價值觀都認為發展商的自由營商空間的!因此政府出辣招一直也沒有針對發展商!於是樓花銷售更加進一步成為了市場購買力的聚焦點!只是,以發展商的博奕和變招能力遠比政府高,其實要將供應量倍增才能影響樓價的升勢!因此我評估樓市從不認為增加少量一手供應可以左右大局!但「娥六招」出招之後局勢就改變了,特首為發展商賣樓定下底線!這意味著發展商奇貨可居的空間大減!供應量容易造成多於以往成交量!這令我們評論員要作改變!根據運房局2018年第二季的資料,找到一些重要的數據,建築中的私樓單位有8.4萬個,其中有1.7萬個是已售出,另外已起好未賣的貨尾有9千個,以及起碼有1.7萬個單位的地皮是「曬緊太陽」,正在建築而未發售的7.6萬個單位,根據這幾年的銷售進度,這是3年都不能消化的數目,即是說短期供應已經供過於求,只要銷售進度正常,樓價是有下跌的條件,甚至乎可將短期的私樓供應調動去興建資助房屋。

 

  本篇撰寫的其實都是一些事前觀點,局面空前複雜,繼續發展落去如何呢,還是看有關領袖的決心和數據反映出來的事實啊!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9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