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荒蕪世紀詩篇》Atlantis:體現烏克蘭國體的滅亡與重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星期,各方本來以為俄國將會閃電式佔領基輔,並成立傀儡政權,卻因為烏克蘭全國上下奮力頑抗,兩國或會陷入長期戰爭。其實由一四年民主革命成功後,烏克蘭東部早已進入戰爭狀態,人民一直活在俄方的武力威脅下。
《荒蕪世紀詩篇》(Atlantis)是烏克蘭導演瓦倫廷瓦夏諾維奇(Valentyn Vasyanovych) 的第二部長片,故事設定在2025年,戰飽歷戰火的烏克蘭,人在個體與國族創傷中失語失能。
當下的考古學
男主角是個退伍軍人,他的同伴因為創傷後遺症而自殺,他們所在的外資工廠亦面臨撤資而倒閉(此處或已暗示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袖手旁觀與背叛),男主角因而進入地雷區當送水工作。
烏國是重工業國,故事交代戰火污染水源,此地寸草不生,已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經歷過切爾諾貝爾核災,這假設一點也沒誇張,而在現實的烏俄戰爭中,南部的札波羅結核電廠也受到俄軍炮轟及起火。
男主角遇上曾當急救員的女主角,在戰後當上挖掘屍體的志願組織義工,紀錄己方與敵方在戰火中所失去的生命,血淋淋的民族歷史就在眼前。
身土不二的民族苦難
故事中段,男主角得到離開的機會,他卻沒有答應,這片土地縱然在他有生之年根本無可能復原,但他屬於這裡。或許國難的故事,都會成為民族復興的論述。
故事雖然荒涼而絕望,最後卻以一場男女主角的性愛作結,這是我看過的最有感染力的性愛-他們在壞掉的運屍車中交合,他們的子孫將要背負著這死亡的歷史前行,而當他們做完愛,男主角打開後尾門,那道光把幽閉的車廂照亮,二人同看這片土地。
這是電影藝術才能傳遞的美學。
Comment
暫無回應